長樂一水課程成果發表

2025-05-08 17:49:15 陳明道 記者

幸福長樂「一山一水」課程為期六年,昨日小朋友發表學習成果,希望透過課程讓學習在地化,打開通往世界的路。(長樂提供)

長樂國小黃校長(右)設計一水課程推創新,「誰」來聽課嘉賓昨日聚集長樂,古鄉長(左)參與這場課程饗宴。(長樂提供)

長樂國小黃校長(右)設計一水課程推創新,「誰」來聽課嘉賓昨日聚集長樂,陳處長(左)參與這場課程饗宴。(長樂提供)

幸福長樂「一山一水」課程為期六年,昨日小朋友發表學習成果,希望透過課程讓學習在地化,打開通往世界的路。(長樂提供)

幸福長樂「一山一水」課程為期六年,昨日小朋友發表學習成果,廷廷報告發現打火石,打開通往世界的路。(長樂提供)

【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一水課程推創新,「誰」來聽課嘉賓昨日聚集長樂國小,古鄉長及陳處長、議員及多位校長一同參與這場課程饗宴。課程發表中,前來「聽課」的嘉賓不斷讚美及肯定,學生經過課程的學習歷程後,愈發自信,愈有創意,期待未來他們能成為富有素養的終身學習者。
屏東縣長樂國小近年致力於偏鄉教育創新,以「一山一水」做為校訂課程主軸,並於昨日在學校的微型課程博物館,完成「一水」專題成果發表,而參與「聽課」的嘉賓有屏東縣原民處陳美鈴處長、屏東縣滿州鄉古榮福鄉長、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宋秉鈞副館長、潘翠雲議員服務處徐振章主任、林采穎議員服務處張成森主任、山海國小楊瑞麟校長、滿州國小宋佩陵校長、石門國小蔡保生校長及僑勇國小賴蓮美主任等。
   昨日校長黃文聰受訪表示長樂國小的「一水」課程,就是一到六年級的學生,在第二學期要完成鄰近學校六條水路的探究學習,分別為:港口溪、港仔大沙漠、紅土溪、欖仁溪、竹社溪、阿塱壹古道,學校從課程規劃到實施,以「PBL」的學習方式,並結合「SDGs」 永續發展目標,從訂題、擇策、監控、評估、調節、回饋到成果展示,讓學生從主題討論至成果發表,經歷完整的學習歷程。
昨日課程發表中,有學生以「紅土溪」為專題,探討溪中石頭的顏色為何是獨特的紅色,也有學生以「無痕山林」為專題,進行其意義及作法的探究,更有學生在「阿塱壹古道」的行走中,針對發現的動物、植物及生態進行報告,還有各年級許許多多讓人驚奇的探究成果,其中連幼兒園孩子也有上台發表,現場彷彿是一場大型的課程博覽會,學生表現驚豔全場。
    黃文聰校長表示,幸福長樂「一山一水」課程是為期六年全校動員的課程長征,我們要打造長樂國小的課程品牌,希望透過課程讓學習在地化,更重要的是打開通往世界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