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家扶傅敏峯主任獲頒紫絲帶獎

圖說:屏東家扶傅敏峯主任獲衛福部頒「台灣保護服務工作最高榮譽獎第九屆紫絲帶獎」,63歲的傅敏峯於民國76年進入家扶基金會擔任社工至今36年,他是台灣兒少保護工作最早期的兒保社工,走過兒少保護工作篳路藍縷時代。(記者黃正忠翻拍)
【記者黃正忠屏東報導】屏東家扶傅敏峯主任25日獲衛福部頒「台灣保護服務工作最高榮譽獎第九屆紫絲帶獎」。63歲的傅敏峯於民國76年進入家扶基金會擔任社工至今36年,他是台灣兒少保護工作最早期的兒保社工,走過兒少保護工作篳路藍縷時代。
家扶基金會是台灣第一個重視兒童受虐議題的機構,民國77年家扶基金會開始推動兒少保護工作,傅敏峯就是當時家扶基金會的第一批兒保社工。
傅敏峯說,早期從事兒保工作,在當時社政、警政、衛生等資源未到位的環境下,全靠一線社工單打獨鬥。傅敏峯曾為了救出受虐兒童破門而入,曾被恐嚇、咒罵、潑糞,也成為全台第一個被告的兒保社工。
傅敏峯在沒有完整法源及太多資源下,天天為保護兒少努力著,卻也常被告到法院、內政部、總統府;還曾被施暴者恐嚇「我知道你的車子,我也掌握你和你家人的行蹤…」,當時傅敏峯不得不在工作名片上印上另一個名字「傅聖翔」,以保護自己及家人的安全。
傅敏峯表示,77年家扶基金會開始兒少保護工作時,就想到成立兒保專線以幫助受虐兒童。傅敏峯當時任職於高雄縣家扶中心兒保社工,便與高雄縣政府共同成立兒童保護專線622-9595(救我救我),成為全國第一支兒保專線,為受虐兒童提供即時的保護,這也是現在113保護專線前身。
82年傅敏峯升任屏東家扶中心主任,與屏東縣政府簽署委託兒少保護工作契約,並以自身兒保工作經驗,手把手傳授兒保社工實務技能與知識,例如處理無肛門症棄兒,請屏東縣政府提供資源幫助寄養家庭照顧這名特殊孩子;協助兒保社工連結司法(地院法官、法院觀護人)、醫療(高醫)、警政單位處理因母親婚外情生下之私生子、被遺棄、後被收養、再被終止收養、而有反社會性人格的個案。
36年來,傅敏峯經歷的不只處理個案,還要創意發想兒保宣導內容及活動,更是家扶基金會推動兒童福利法修法的一員。傅敏峯升任主任來到屏東後,成立屏東縣兒保委員會、出版兒保專刊、辦理兒童少年人權高峰會、兒童人權宣言活動。

圖說:屏東家扶傅敏峯主任獲衛福部頒「台灣保護服務工作最高榮譽獎第九屆紫絲帶獎」,63歲的傅敏峯於民國76年進入家扶基金會擔任社工至今36年,他是台灣兒少保護工作最早期的兒保社工,走過兒少保護工作篳路藍縷時代。(記者黃正忠翻拍)

圖說:屏東家扶傅敏峯主任獲衛福部頒「台灣保護服務工作最高榮譽獎第九屆紫絲帶獎」,63歲的傅敏峯於民國76年進入家扶基金會擔任社工至今36年,他是台灣兒少保護工作最早期的兒保社工,走過兒少保護工作篳路藍縷時代。(記者黃正忠翻拍)

圖說:屏東家扶傅敏峯主任獲衛福部頒「台灣保護服務工作最高榮譽獎第九屆紫絲帶獎」,63歲的傅敏峯於民國76年進入家扶基金會擔任社工至今36年,他是台灣兒少保護工作最早期的兒保社工,走過兒少保護工作篳路藍縷時代。(記者黃正忠翻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