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體重減輕當心甲狀腺亢進找上門
【本報記者顏大堡台南報導】體重急速下降,當心甲狀腺亢進找上門!柳營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陳家禎表示,在沒有刻意減重之下,6個月內減輕達體重的10%,或1個月間急速下降5%,除惡性腫瘤與腸胃道疾病外,糖尿病與甲狀腺亢進都可能是臨床上造成體重異常減輕的主要原因之一。
陳家禎指出,甲狀腺亢進的發生率約為千分之一,盛行率約為1~2%,而其中又以女性為大宗,與男性的患病比率約為3︰1,在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生,但又以20~40歲為最好發的年紀。許多甲狀腺疾病常常伴隨遺傳史,家族成員中若有遺傳性甲狀腺亢進,發病率會比一般人高出6~9倍。
陳家禎表示,甲狀腺機能亢進常見的症狀包括緊張、流汗、疲倦、心跳快速、心律不整、體重下降、時常感覺燥熱與腹瀉等,有部分民眾可能合併有持續性的噁心嘔吐與消化異常。而罹患葛瑞夫茲氏病的人,可能還會合併有甲狀腺腫大、眼球凸出、電解質異常(如鉀離子、鈣離子)、皮膚病變、下肢水腫與杵狀指等現象。甲狀腺亢進的症狀嚴重度常與病人年齡呈現負相關,年輕患者的症狀常常較為明顯且典型,而老年患者則有時會以虛弱、無力或體重減輕等較不特定的症狀作為表現。而長期未治療的甲狀腺亢進可能造成心臟衰竭、骨質疏鬆、眼睛病變等,而其中最嚴重病症是甲狀腺風暴,嚴重者甚至會造成10~30%的死亡率。
陳家禎說,目前甲狀腺亢進的治療方式主要有「藥物治療」、「放射碘治療」、以及「手術切除甲狀腺」三種。「藥物治療」為台灣最常見的方式,一般而言控制上並不困難,但藥物使用須注意罕見且嚴重的中性球減少症與肝臟相關的副作用。部分病人也未必需要一輩子使用藥物,在控制良好與抗體陰性的情況下,也可與專科醫師討論停藥的可能性。「放射碘治療」是指一種帶放射性碘的口服藥,藉人體吸收來破壞甲狀腺的組織,使得甲狀腺素減少,不過部分病人可能會出現甲狀腺低下的症狀。「手術切除甲狀腺」是切除部分甲狀腺來快速得到治療效果,但缺點除了外觀上頸部會留下一條疤痕外,且有4分之1左右病人會再復發。以上三種方式各有優缺點,可與醫師討論後,選擇對最合適自己的治療方式。
陳家禎提醒甲狀腺亢進的病人需要特別注意飲食,應盡量避免高碘食物,如海藻類與海產類,患者本身也可改用無碘鹽進行烹調。長期來說,良好的疾病控制對於病人心臟與骨頭都有長遠的保護作用。因此,當民眾出現類似症狀或家中有人有甲狀腺相關疾病時,需特別注意甲狀腺功能異常的可能性並盡早就醫檢查。

陳家楨提醒若出現體重急速下降,當心甲狀腺亢進找上門!(記者顏大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