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社狛犬守護天后宮上百年

2023-04-17 18:08 陳明道 記者

【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恆春神社一對日本帝國吉祥獸名「白犬」,浪跡到恆春老街「天后宮」廟前守護。琅嶠文史工作者念吉成老師,近日發現日殖民「恆春第二公學校沿革志」昭和13年(民國27年)10月28日記錄著台灣神社祭及恆春社祭(建立紀念日),中高年級學生參拜神社,並出場參加奉獻神社祭神的相撲大會的珍貴第一手文獻。
網傳日殖民地時「恆春神社」曾有一對吉祥獸,源自印度,東傳中國、經高麗(朝鮮今韓國),再傳入日本。牠介於獅與犬的幻想生物,曾在高麗及日本皇宮,後戍守日本神社,成為守護神,也是吉祥獸,名「白犬」」。
昨日念老師說曾訪問保力村張姓耆老,他曾是「車城公學校」相撲校隊,更是長勝軍,其口述:恆春神社前廣場,即是當年相撲場所,只是當年,並未注意這對神獸與確切位置。
念老師再查這對在天后宮廟前的神獸水泥座台書有:信女陳林桃與許董夜合敬獻。經訪問地方名人之後-陳玉枝老師始得知:陳林桃女士即是其大媽(其父親陳坤治原配),許董夜合女士(地方仕紳其公公-許清誥夫人,也是她的婆婆),這二位女士,不但都是疼愛她的慈祥老人家,更是虔敬佛教徒。
至於這一對吉祥獸,何時安置於現今恆春鎮福德路「天后宮」廟前,變成了台灣人的守護神獸,則尚待持續追查外,也期待著有一天,能尋獲恆春神社及這對吉祥獸當年的歷史照片與文檔。上網查出,白犬的形象,也帶有些印度佛教的意義。一對白犬之中,一定是一隻嘴張著,另一隻閉著嘴。張嘴的代表「阿」,閉嘴的代表「吽」。「阿」、「吽」都是梵音,而兩字合起來的意義,象徵著宇宙萬物的一切。

 

恆春神社一對日本帝國吉祥獸名「白犬」,浪跡到恆春老街「天后宮」廟前守護宮廟上百年。(念吉成提供)

恆春神社一對日本帝國吉祥獸名「白犬」,閉嘴的代表「吽」到天后宮」守護上百年。(念吉成提供)

恆春神社一對日本帝國吉祥獸名「白犬」,守護天后宮廟張嘴的代表「阿」。(念吉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