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龍山清明舉辦追思音樂會 場面溫馨
【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矗立於南台灣小百岳的人文生命寶塔鯉龍山,每年清明舉辦基督追思音樂會。今年鯉龍山人文紀念館執行長曾詩茵使用了「我想你了、當我們聚在一起」作為追思音樂會主題,王明哲老師獻唱九首歌曲,他唱到<若是到恆春>這首歌的歌詞,帶給思鄉情怯的遊子無限的哀思與感動。
當天活動邀請恆春基督教醫院駐院牧師林坤易,搭配與以音樂來推動理想的本土創作歌手王明哲老師,藉著他們的生命故事與歌聲,讓我們學習要更常對親人傾心吐意表達愛。王明哲老師以自彈自唱的表演方式,時不時還浪漫的吹著口哨氣氛非常溫韾,林坤易牧師帶領我們禱告與證道,讓我們也更明白慈愛父神的良善榮美,王明哲老師自彈自唱<若是到恆春>。輕唱罩霧的山崙 親像姑娘仔的溫純。擬人化的詞句,一下就把恆春的美完整詮釋,對思鄉情怯的恆春遊子來說,都有莫名的感動與說不出思鄉思親的情懷
證道時林坤易牧師也向參與活動的來賓分享他的心路歷程,共同感謝主,並且帶領家屬舉行聖餐禮,同領上帝的餅和杯做禱告,幫助人們堅定其意志,重新以該禮反思主的愛與犧牲。館內愛宴廳準備手工下午茶供到場每位家屬享用,在輕鬆溫馨的氣氛下大家都敞開心我們實現了<三代同堂一同感謝神>的心願,活動尾聲也準備精美小禮物,讓大家帶回去作紀念。
鯉龍山人文紀念館曾詩茵執行長致詞時表示,「傳承、親情、尊重」是鯉龍山人文紀念館一直以來很重視的理念,因著鯉龍山人文紀念館是祭祀場所,因此更擔負了一部份的社會責任。執行長盼望鯉龍山人文紀念館不單只有追思,也能有教育的功能,更期待藉著舉行這場追思音樂會,透過舉行「追思三禮」等儀式,讓人們在清明假期上山追思祖先時,還能因著參加音樂會,明白生命的源頭、讓神的榮光內住進來。
曾詩茵執行長表示接手鯉龍山人文紀念館以後發現,其實人們最常對基督徒的誤解是不拿香、不祭祖,就等於不孝順、沒有慎終追遠等等。因此曾詩茵執行長盼透過音樂會的形式,一方面分享音樂與見證,一方面也告訴人們基督信仰是如何表達對親人的思念。藉以達到追思與教育的意義。並藉著追思三禮「倒水、獻花、點燭禮」表達飲水思源、對生命源頭的感謝和傳承。

王明哲老師獻唱若是到恆春>這首歌的歌詞,帶給思鄉情怯的遊子無限的哀思與感動。(業者提供)

今年鯉龍山人文紀念館執行長曾詩茵使用了「我想你了、當我們聚在一起」作為追思音樂會主題。(業者提供)

今年鯉龍山人文紀念館執行長曾詩茵使用了「我想你了、當我們聚在一起」作為追思音樂會主題。(業者提供)

王明哲老師獻唱<若是到恆春>這首歌的歌詞,帶給思鄉情怯的遊子無限的哀思與感動。(業者提供)

王明哲老師獻唱若是到恆春>這首歌的歌詞,帶給思鄉情怯的遊子無限的哀思與感動。(業者提供)

今年鯉龍山人文紀念館執行長曾詩茵使用了「我想你了、當我們聚在一起」作為追思音樂會主題。(業者提供)

恆基駐院牧師林坤易藉著生命故事與歌聲,讓我們學習要更常對親人傾心吐意表達愛。(業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