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美醫學中心引進心導管電氣燒灼術 笑解「心」愁

2023-02-14 19:21 黃緒勳 記者

告別心房顫動,迎向嶄新人生
 【本報記者黃緒勳台南報導】56歲男性有心房顫動病史,此次因心臟衰竭合併肺水腫導致呼吸困難就醫,住院期間使用利尿劑改善肺水腫,搭配口服抗心律不整、抗凝血及抗心衰竭藥物治療,最終順利出院,並持續於門診追蹤和藥物治療,目前心律正常,生活品質獲得良好改善,過去最喜歡的登山健行活動也回到以往。

奇美醫學中心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林志憲提到抗心律不整藥物是控制心律的第一線治療,但藥物的副作用和缺乏長期療效是其缺點,一般而言,藥物的長期療效僅五成,換言之,有一半的病人在藥物治療下依然會面臨到心房顫動復發情形。

而今對於藥物控制不佳或無法耐受藥物副作用的病人,除了抗心律不整藥物外,奇美醫學中心從111年3月引進心導管電氣燒灼手術(catheter ablation)幫助病人控制心律,該手術利用三維立體定位系統,透過定位導管精準定位出心臟內的異常放電位置,再使用電燒導管針對異常放電位置進行電燒,可有效阻斷異常放電造成的心律不整。

目前奇美醫的心導管電氣燒灼手術有冷凝球囊(cryoballoon ablation)及射頻電燒(radiofrequency ablation)兩種方式,對於陣發性心房顫動或初期的持續性心房顫動,術後的長期復發率可低於兩成。另對於持續發作長達一年以上的心房顫動病人,可能需要2至3次燒灼手術,長期的療效亦可達八成以上。

根據奇美醫心臟血管內科統計,111年3月至112年1月已幫30位心房顫動病人執行心導管電氣燒灼手術,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齡介於38歲至83歲,僅1例復發,治療成功率高達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