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老師帶客走讀恆春風水古城
【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高雄社大陳麗年等學員昨日南下恆春半島,繼續走讀充滿豐富族群故事的「恆春縣城」,敦請海角七號最會挖寶且熱情有勁,擅於說故事的琅嶠文史老師念吉成主講。
念吉成表示,緣起於高雄社大三月二十七日前後任主任報名,參加高雄師大「恆春論壇」及三月二十八日恆春半島深度走讀歷史,結識從事地方文史田野調查十五年餘的念吉成老師。為更深入恆春縣城歷史並充分交流學習,安排昨日起二天來自高雄社大陳麗年等三十二位幹部與學員,在琅嶠文史工作者念老師細心安排下,深度走讀恆春縣城二天。
第一站柴城今車城海口港,解說「獅窟港」及尖山與落山風藝術季海口港如何「藝」起來的心路歷程,柴城老街五百年前熱絡的原漢交易、一九四零年建許家日式典型建築與閩南式閣樓「得其所」聚落群,午餐到老街路口,品嚐剛出籠粿與林媽媽手做綠豆蒜甜食。再往四重溪走讀「塔碑」與體驗傳說中太子湯、親王湯典故,接著牡丹社走讀「琉球事件」,再到後灣體驗原漢掃鹽典故,傍晚在「西屏山文教創生基地」《萬成水坑園區》細說恆春半島移入漢族群「拓墾史」及一鯨、二戰、三怪、四金與恆春民謠窟典故。
昨天走讀恆春縣城古城與周邊歷史,說明排灣族語及清帝國恆春築城目的,尋找消失的「卡房」與「硬式燕尾脊」遺跡。登上北門城樓細說「恆春風水古城」前世今生與中元搶孤典故、日殖民時北門埔賽種牛歷史。再登東門漫走恆春國中古城牆體驗「漂浮的城牆」;談臺灣古城復舊迷思。接著說明搶救成功上百年「恆春公會堂」、「恆春戲院」、「信用組合」前世今生及百年「哭牆」由來、海角七號「阿嘉的家」、波波廚房昔「蓬萊閣」、「天后宮」軟身媽祖傳奇、門前一對「高麗白犬」流浪到天后宮門前,成了攻守神獸典故。

昨天高雄社大走讀恆春縣城古城歷史,念吉成老師(中)說明清帝國在恆春築城有風水古城風貌。(念吉成提供)

昨天高雄社大走讀恆春縣城古城歷史,念吉成老師(中)說明清帝國在恆春築城有風水古城風貌。(念吉成提供)

昨天高雄社大走讀恆春縣城古城歷史,念吉成老師(中)說明清帝國在恆春築城有風水古城風貌。(念吉成提供)

昨天高雄社大走讀恆春縣城古城歷史,念吉成老師(中)說明清帝國在恆春築城有風水古城風貌。(念吉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