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回饋治療幫你紓解情緒壓力找回身心平衡

2020-10-20 18:21 顏大堡 記者

【本報記者顏大堡台南報導】緊繃的情緒、過大的壓力,容易造成自律神經系統的不平衡,容易衍生頭痛、腰酸背痛、心悸、手腳冰冷等症狀,柳營奇美醫院臨床心理師林紀宇表示,上述症狀若長期置之不理,就有發展成身心疾患的可能,除了藥物治療外,臨床精神科最常採用的就是生理回饋治療。

林紀宇指出,所謂生理回饋治療,是透過生理回饋儀即時回饋的特性,可以立即看到自己的心率、呼吸頻率、肌肉緊繃度、汗腺分泌等生理狀態。臨床心理師在生理回饋治療中,會協助病人先能夠體會到細微的壓力反應,幫助提升覺察力,接著再依每個人症狀的不同,協助建立肌肉放鬆、腹式呼吸、正念冥想等放鬆策略。

林紀宇說,生理回饋治療的療程中,透過儀器讓患者看見」自己生理狀態變化的客觀數據,讓病人不再覺得放鬆是一種模糊難以捉摸的感覺。另外臨床心理師也會探討可能影響症狀的生活模式、思考型態,輔以適當的心理治療策略,幫助病人在生活上有適當的壓力管理能力。

林紀宇表示,近年歐美盛行的心跳變異率生理回饋治療,其主要依著呼吸頻率可以調控心率的生理現象,透過學習緩慢的腹式呼吸,達到呼吸頻率與心率反應的諧振與同步。持續的練習,可以強化副交感與迷走神經的調節能力,提升心血管調節能力與心跳變異率,並透過傳入神經影響大腦,讓身體調節能力變好,較容易處於身心舒服安適的狀態。目前已有許多研究發現心跳變異率生理回饋治療,除了可以輔助治療改善焦慮症、憂鬱症、腸躁症、前期高血壓、慢性疼痛外,在提升專注力、運動與工作表現上都有不錯的效果。

林紀宇強調,生理回饋治療在進行2至3個月後,即可學習到適當的自我調節與放鬆策略。但是療效產生的關鍵,除在治療室內的學習,還務必要搭配回家持續不間斷的練習,才能夠修正原有身心與大腦的慣性產生「有感」的效果,讓生活品質得以提升,進而回到身心平衡的狀態。

生理回饋治療透過儀器可讓患者看見」自己生理狀態變化的客觀數據。(記者顏大堡攝)

臨床心理師輔以適當的心理治療策略,幫助病人在生活上有適當的壓力管理能力。(記者顏大堡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