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達港疏濬廢土棄置地點不當污染海域漁民抗議

2020-08-03 08:04 楊雅晴 記者

廠商直接將廢土放置在興達港沿海傾倒,嚴重污染海域。(記者楊淑芬攝)

【本報記者楊淑芬高雄報導】茄萣區興達遠洋漁港正進行「離岸風力發電」水下基礎的生產基地大興土木中,當地漁民卻發現,高市府海洋局為讓機具能在期限內順利地出入港,疏濬過程中將港內的廢土放任廠商任意傾倒,竟將高達20多萬方的污染性廢土傾倒於港區南堤外側。此舉引發茄萣漁民強烈不滿抗議,抨擊市府監督不力放任廠商作為,無視海洋生態及漁民安全,如今廠商迫於無奈工程停擺,漁民要求廠商將廢土移至他處,否則定抗爭到底。

 

代理市長楊明州於今(3)日面對媒體詢問時表示,目前海洋局尚未呈報該案,他會進一步了解。但一般航道疏濬都有一定計畫,施工單位是否有依據核承的海拋地點來實施,他會再了解,否則一切就依法辦。

 

海洋局解釋,漁民提供的資訊不盡事實,實際廢土處理土方約10萬立方左右,並且在經民代協調及聽取漁民意見後,目前疏濬工程暫時停工,未持續進行。

 

這起爭端緣於蔡英文總統大力推動「綠能前瞻基礎建設規劃」, 經濟部能源局委託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於興達港進行先期疏濬工程作業,地方原本寄以厚望,盼產業進駐興達港,能帶動地方繁榮發展。

 

結果茄萣漁民發現,高雄市政府竟不顧海洋生態安全、帶頭違法。該工程於今(109)年23月施工期間,在未與地方溝通,亦無任何環境評估下,就冒然將污染性廢土任意傾倒於港區南堤外側,高達20餘萬方,相當於100個國際標準泳池的容量。

 

所幸漁民於日前發現後立即要求停工,市議員陳明澤亦陪同漁民到現場會勘,黃明太市議員也參與開會要求廠商聽取漁民心聲,目前才停止傾倒約三個多月。漁民抨擊此舉不但破壞生態、更與漁民生計相牴觸,將使水域環境受到汙染,無論是海線養殖合法抽水需求、或是舢筏漁民,都恐將因水質遭受破壞而致生態、生計遭截斷,估計傷害產值高達上億元。

 

昨日茄萣漁民針對這起海洋污染事件提出訴求,要求市府通盤檢討重新規劃疏濬工法並提出賠償方案。對於廠商不顧民生安全疑慮就貿然傾倒的做法,漁民希望政府不要因為欲便利風電產業而犧牲漁民的權益,強烈要求有關單位此案應要全面重新考量新的工法,並出面溝通,還給大眾一個清淨的海洋。

 

此外,漁民並要求興達港內管理機制應儘早有配套措施,並與地方漁民團體討論。興達港區未來在不同性質的船隻進駐後港內交通管理配套措施不明,原當地使用的漁船通行如履薄冰,因此呼籲相關單位盡速研擬相關權責歸屬,以便管理。

 

目前興達漁港因定位不明,漁船、商船、及工作船之管理機關亦不同,事權難以統一,未來相關船隻避碰相關措施不明,船隻噸位差距懸殊,如發生事故漁民生命財產將面臨巨大威脅。

 

有鑑於此,根據106年變更興達港漁業特定區計畫公展期間,興達港區漁會曾向有關單位發聲,表達在管理配套措施無共識前應先暫緩進行,無奈相關單位置若罔聞,該有的管理配套迄今仍懸而未決。未來離岸風力發電的發展仍需倚靠政府努力與地方溝通並落實研擬相關措施才能順利進行。

 

茄萣漁民表示,能源局、高市府海洋局目前皆尚未提出合理處置配套,依舊傾向持續將污土倒置南堤外為主要工法方式,不合理的處理不僅破壞生態且有違法之情事,如此龐大的傾倒,若遇上強大的南流,將導致污泥重新被捲入港內,不僅沿岸遭受污染,疏濬效果也大打折扣,後果不堪設想,期盼相關單位能儘速出面解決問題,讓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共存,達到雙贏目的。

 

 

 

高雄市議員陳明澤陪同漁民了解廠商把廢土海拋情形。(記者楊淑芬攝)

茄萣漁民發現廠商將污染性廢土放置在興達港南堤外側。(記者楊淑芬攝)

紅線標示處即廢土拋置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