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只有化療可用!早期三陰性乳癌免疫藥物輔助治療六月納健保
【本報記者鐘翠珠台北報導】早期三陰性乳癌六月納健保治療大突破!健保政策接軌國際,向前邁進一大步,將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正式納入早期三陰性乳癌給付,此舉不僅讓更多病友重燃希望與信心,也是乳癌治療史上的重大里程碑!

▲(大合照)健保署與醫界、病友團體合力,讓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雙雙納健保,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不再只有化療可用。
「我要活下去!」今年53歲的Amanda,2年前確診早期三陰性乳癌,為了歷經6年人工生殖辛苦生下的雙胞胎,在商保支持下自費逾200萬接受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迄今預後良好,活力十足,外表沒有絲毫乳癌病人的線索,她說,不是每一位病友都像我一樣幸運,過去也曾遇到乳癌姐妹因無法負擔新藥藥費,只能聽天由命、放任癌細胞一天天侵蝕健康。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陳芳銘表示,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越早使用免疫藥物輔助療法,預後效果越顯著。
早期三陰性乳癌健保新給付 創下乳癌醫療新的里程碑
理事長陳芳銘表示,台灣逾8成乳癌病友確診時是早期,而在各乳癌亞型中,早期三陰性乳癌的惡性度較高,五年內復發風險逼近3成,尤其是「腫瘤介於1-2公分且合併淋巴轉移」或「腫瘤大於2公分」的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族群,更容易復發,存活率偏低;傳統給付以化療為主,但健保近年加速接軌國際,參考被國際實務共識廣泛採納且經大型研究驗證療效的治療方式,自去年起多次新增或擴大乳癌治療,而這次新增的PARP抑制劑與免疫藥物輔助治療,卻是早期三陰性乳癌近20年來的第一次,實為乳癌醫療上的重大里程碑。
研究顯示,具BRCA1/2基因變異合併高復發風險之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術後接受PARP抑制劑治療,可降低約4成侵襲性疾病及遠端疾病的發生風險,至於其他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接受完整術前術後免疫藥物輔助治療,5年疾病惡化與腫瘤復發風險降低近4成、整體死亡率下降約3成5,且亞洲族群的效果更顯著。
降低乳癌死亡率 早期予以完整治療是關鍵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黃淑芳理事長表示,三陰性乳癌是所有乳癌亞型中人數最少的一型,過去僅有化療可用,癌友飽受復發與轉移之苦,但即日起健保給付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用於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的輔助治療,尤其是免疫藥物輔助治療,手術前就能合併化療使用,對年輕的三陰性乳癌病友意義重大,有助早期控制病況,提升預後效果,回歸職場與家庭,發揮原本的社會功能與角色,避免病魔拖垮人生。

▲中央健康保險署龐一鳴副署長,宣布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納入早期三陰性乳癌給付的好消息。
實現2030年台灣癌症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的「健康台灣」願景,乳癌是關鍵癌別之一。行醫將近50年的高雄市乳癌防治衛教學會侯明鋒理事長表示,台灣乳癌死亡率趨勢持平不降,反觀美國乳癌死亡率卻在1975至2019年間大幅下降58%,大型資料分析原因,47%來自早期治療的進步,另有25%來自篩檢、29%來自第四期藥物進展,由此可見,要真正降低乳癌死亡率,除了推廣早期篩檢診斷,關鍵更在於讓病人從一開始就接受到完整的治療。
手術前越早用藥越好 免疫併化療輔助治療新趨勢
特別的是,這次給付讓早期三陰性乳癌有機會在「手術前」就獲得免疫藥物的輔助治療。陳芳銘理事長表示,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若在手術前接受免疫藥物搭配化療,可以提高腫瘤完全消失率,有機會讓腫瘤縮小至病理檢驗時沒有偵測到的癌細胞,不僅可減少手術切除的範圍,也更能降低復發風險,幫助病友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與整體存活時間。
感謝健保關心癌友 盼治療持續接軌國際
立法院陳菁徽委員表示,上任以來,多次與乳癌病友團體召開記者會,在立法院倡議質詢,督促政府應儘快將早期三陰性乳癌的免疫藥物輔助療法納保,跟上國際指引、守護乳癌病友不漏接。如今迎來好消息,正式將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納入健保給付,這對乳癌病友而言是希望的曙光;對身為婦產科醫師的陳菁徽委員更是意義非凡,因曾經陪伴過罹患三陰性乳癌、但想要生育的年輕女性們,過去病友只能選擇先治療癌症,卻也耗盡存款,無力組建家庭圓滿生育夢想,但如今有了第二條路的選擇,成全病友一圓當健康媽媽的夢。

▲台灣乳房醫學會陳芳銘理事長表示,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越早使用免疫藥物輔助療法,預後效果越顯著。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潘怡伶理事長表示,許多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在搜尋時得知免疫藥物輔助治療,但一年上百萬藥費是沉重的負擔,如果個人的保險又無法支應,就只能放棄。不過,自健保新增給付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的政策公佈,已經有些病友透過醫師得知消息,滿心期待,對未來充滿希望,協會感謝健保照顧癌友,也期待未來可以持續與國際接軌,讓病友有更完整、更多元的治療選擇。
癌症希望基金會許怡敏副執行長表示,醫療政策若能及時回應病人需求,將有助於提升整體治療成效與生存率。三陰性乳癌復發與轉移風險較高、治療選項有限,長期以來是乳癌族群中最難對抗的一型,這次健保針對高風險早期三陰性乳癌,將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納入給付,是台灣乳癌癌症照護的一大進步,不僅減輕病友家庭的經濟壓力,更在治療黃金期提供新的希望與選擇,實為一大德政,感謝健保署與所有醫療團隊的努力與堅持,也期盼政府未來持續關注高風險乳癌族群的治療可近性,讓更多癌友擁有公平、及時、有尊嚴的治療機會。
免疫藥物輔助治療與PARP抑制劑健保擴大給付,讓更多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看到希望,期許癌症真的變成可長期控制的慢性病。陳芳銘理事長再次肯定健保接軌國際治療指引政策,並且表示,能否讓每位高風險性早期三陰性乳癌病友獲得治療,將是臨床醫師未來的重點工作,醫學會也會配合政府「論質計酬」制度,擔任政府與臨床醫師的橋樑,透過個案管理、指標管理與建立誘因等三大方向著手,共創病人、醫療與社會三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