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費醫師留任偏鄉 明年起有獎勵
【本報記者許亞第台北報導】行政院長蘇貞昌昨天在行政院會聽取衛福部「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報告後表示,台灣醫療品質與服務在世界上數一數二,但在山地、離島等偏鄉地區的醫療資源,不論是人力或設備都嚴重落後於全國平均,又因交通不便、就醫不易,無法處理急重症,不少居民也因長期忍耐病痛,讓小病變成大病,照顧弱勢是政府無可迴避之責,請衛福部持續積極推動本計畫,致力改善整體偏鄉醫療環境,妥善照護在地居民的健康。

衛福部指出,為填補偏鄉人力空窗,因此規劃「公費醫師服務期滿留任獎勵計畫」,以穩定偏遠地區醫師人力,該計畫已獲行政院同意,將自明年起開辦。
蘇貞昌指出,偏鄉居民為了就醫,往返都市、舟車勞頓以致無法工作並衍生長途交通費的經濟損失,對同樣身為國民的偏鄉民眾相當不公,也是政府一定要努力的地方。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特別重視偏鄉醫療,已透過三大面向,全面加以改善,首先是提升就醫可及性,衛福部與醫學中心合作,「把醫院搬到你家」,結合基層診所或衛生所,藉由行動醫療車、設置夜間或假日救護站,提供在地化的定期巡迴診療、健康篩檢、到宅服務等,去年每月專科門診近2,000診,照護人口達47萬人。另外,也推動醫療資訊化、鬆綁醫療法規,除建置電子病歷,也利用普設的寬頻網路基礎建設,透過遠距醫療,來填補偏鄉醫療資源缺口,提升醫療照護的可近性與品質。
蘇貞昌說,提升偏鄉醫療品質的根本是補充醫師人力,但偏鄉地區醫師招募不易,向來多依賴國家培育的公費醫師。由於一般公費醫學生自98年起停招7年,直到105年才復招,造成110年至116年間公費醫師斷層,為多面向挹注並改善偏鄉醫師人力缺口,他已在11月8日核定「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預計5年(108-112年)投入近10億元,鼓勵600多位服務期滿的公費醫師留任、並進一步希望退休公職醫師也能回任,以穩定偏遠地區醫師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