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助2周年若不盡早規劃 40歲後生子試管費用恐破百萬

2023-06-19 15:22 鐘翠珠 記者

【本報記者鐘翠珠台北報導】現代人晚婚晚生,40歲以上女性想要成功生子,過程往往都充滿辛酸血淚史,多數民眾需要求助於人工生殖技術的幫助,和30多歲的族群相比,要接受更多次的試管治療和檢查,總體花費高,甚至可能上看百萬,高額的費用讓想懷孕的高齡夫妻進退兩難。

今年7月政府試管嬰兒擴大補助即將滿2周年,根據衛福部國健署109年人工生殖施行結果分析報告統計,40歲以上每次植入冷凍胚胎懷孕率近3成,也就是平均需要接受3-4次的植入療程才能成功懷孕。TFC臺北婦產科生殖中心何?秉醫師呼籲,小於40歲可享有6次試管嬰兒補助,38-40歲每次植入冷凍胚胎懷孕率近5成,35歲以下則近6成,有生育計畫的夫妻可以盡早進入療程,才能有效利用政府補助資源,以最少的費用實現生子的夢想。

43歲張小姐,婚後和先生嘗試3年沒有懷孕,就醫經過多項檢查身體一切正常,但AMH(抗穆勒氏管荷爾蒙)值僅0.3,接受試管嬰兒療程每次只取到1-2顆卵,共取5次卵獲得8顆卵子,其中有7顆成功受精成胚胎,雖然已經超過政府補助的上限(44歲前補助3次),但為了實現家庭的夢想,她和先生決定繼續完成後續療程。

另一位37歲的何小姐,婚後半年沒有懷孕求助試管治療,AMH值0.3、多項檢查都沒有異狀,在TFC共取卵2次獲得12顆卵子,有11顆成功受精成胚胎,植入第1顆後順利生產。由於每次療程都有申請試管嬰兒補助,減輕夫妻倆接受治療的經濟壓力。

醫:年齡是影響卵子品質及懷孕率的重大關鍵

何彥秉醫師指出,臨床上常見患者年齡不同但AMH值相同的患者,但在試管過程,不論辛苦程度、壓力、花費都大不同。40歲以後胚胎異常機率高達70%-80%,而染色體異常的胚胎最終的結局多為流產,往往要嘗試較多次的試管療程才能順利抱到寶寶。

政府的試管嬰兒補助計畫,提供40歲以上患者3次補助,若以每次植入冷凍胚胎懷孕率近3成來看,約3-4次的植入療程能成功一次,以國內平均試管嬰兒治療20萬來計算,求子需要80萬元預算甚至可能超過百萬。

以中華民國統計資料網統計顯示 ,110年全國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43,211元,扣除行政院主計總處家庭收支調查指出 ,國人平均每月消費支出23,513元,每月僅剩19,698元,若夫妻雙方將全部收入拿來支付試管嬰兒治療,扣掉首次補助10萬元,也要存款1年半年的時間,對民眾來說是相當大負擔。

醫師指出小於35歲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每次植入冷凍胚胎懷孕率近6成、40歲以前約5成,因此,年齡是減少治療週期、降低費用與提升成功率的關鍵。
 
拒絕生育3大絆腳石 提早迎接幸福家庭
:1.晚婚晚生,懷孕風險高恐付出更大代價

根據行政院性別平等會統計資料顯示 ,111年女性初婚年齡來到30.7歲,但平均生育年齡35歲以上高達3成(31.64%),根據國健署網站指出 ,高齡孕婦發生妊娠糖尿病、子癲前症、早產、低出生體重、死產等高危險妊娠風險增加,罹患慢性高血壓的風險是25-29歲女性的2-4倍,建議盡早做好生育計畫。

2.認知不足、錯誤觀念,恐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另外,臨床上觀察到許多女性對不孕的錯誤認知,像是”還不到高齡的年紀 不會不孕”、”月經週期正常就一定能懷孕”、”沒做過生育力檢測”等等,選擇順其自然的結果,反而錯過生育時機,根據醫學上定義,35歲以上積極備孕半年未懷孕,應該就醫做進一步確認,才能避免未來付出更大的心力及成本。

3.不願面對難孕問題,將面臨更艱辛的求子挑戰

何彥秉醫師也發現,許多女性面對不孕症治療採取逃避心態,往往因為猶豫就醫而錯過黃金生育期。現今對於不孕症的討論度提高,難孕不是絕症,更不是難以啟齒的話題,甚至有許多名人、網紅大方在社交平台上分享她們的治療的經驗,提醒大家正視難孕問題,積極面對與治療才能盡早完成求子夢。

專業技術與經驗 高齡懷孕仍有機會

何彥秉醫師表示,年齡超過40歲的女性也不必灰心,TFC擁有專業醫療團隊,結合先進的精準試管醫療技術,像是3.5代試管嬰兒—縮時攝影培養箱(Time-lapse),運用AI輔助搭配經驗豐富的資深胚胎師,以及個人化的治療方式,能有效以提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根據TFC近三年的統計數據顯示,41-43歲每次植入懷孕機率平均近5成,自擴大不孕症治療補助計畫以來,TFC已經幫助近3千人次成功申請補助,超過千人懷孕 。

政府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小於40歲每胎補助上限6次,40-44歲每胎補助上限3次。首次申請,補助上限10萬元,再次申請,每次補助上限6萬元,醫師呼籲想懷孕應該盡早接受治療,善用政府補助,少走冤枉路。

圖說:小於35歲進行試管嬰兒療程,每次植入冷凍胚胎懷孕率近6成、40歲以前約5成,因此,年齡是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