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H焦慮、取卵數迷思、隱忍不適,醫揭新手試管患者觀念雷區

2022-11-16 18:33 鐘翠珠 記者

【本報記者鐘翠珠台北報導】據7月份統計資料顯示,擴大不孕症治療補助上路滿一年,未滿45歲受術婦女之治療人次相較前一年同期成長6成。然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美州憂心指出,臨床觀察到不少初踏入試管嬰兒治療的家庭,常有「AMH值焦慮」、「取卵數的迷思」與「隱忍身體不適狀況」三大錯誤觀念,恐增加治療過程的不適與心理壓力,建議民眾採取試管嬰兒治療前,透過「樂孕ABC三準則」掌握正確觀念。在療效與安全性間取得平衡,穩定療程中的身心狀況,有助懷孕。

台灣生殖醫學會常務理事蔡永杰表示,錯誤觀念的根源常來自不孕家庭以他人治療經驗為主要參考,忽略生殖醫學治療最重視的個體化差異。最新研究已證實,根據女性體重與AMH與所訂製的個人化藥物劑量,懷孕率及活產率均能有所提升,呼籲進入試管療程前,應提前建立好正確的觀念,透過科學的身體檢測數值與專業的生殖醫學專家討論,制定最適合自己的適佳、適當且安全的誘導排卵治療方針,站在好的治療起點,朝成功生子邁進。

陳美州醫師表示,當女性不因誘導排卵而過度刺激引發子宮內膜狀態失衡,懷孕率與活產率自然會提升,因此在進入試管嬰兒治療前會進行不少的檢測,如內分泌檢查、AMH、經期小卵泡數、子宮鏡等,然就臨床經驗觀察,常見三大錯誤治療觀念,恐讓不孕夫妻在試管嬰兒治療起點受影響。

目前試管嬰兒治療的誘導排卵刺激藥物以注射型性腺刺激素為主流(俗稱排卵針),且相當多種,除了有高純度尿液萃取製劑,還有倉鼠細胞基因工程合成的製劑,最新則為人體細胞株基因工程合成製劑。蔡永杰醫師強調,每個個體都不一樣,每個人的療程都是獨一無二的,不能也不需要把別人當成標準,建議療程前可充分掌握自己的身體數據,把療程安全與舒適列為首要,並與醫療人員詳細討論,找到適合自己的治療才是最重要的。

圖說:建議民眾採取試管嬰兒治療前,在療效與安全性間取得平衡,穩定療程中的身心狀況,有助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