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麟癌健保未給付!三大病友團體盼政府伸援創新治療

2022-07-28 19:23 鐘翠珠 記者

【本報記者鐘翠珠台北報導】8/1為世界肺癌日!肺癌患者中有約9成罹患非小細胞肺癌,目前肺腺癌健保給付仍以傳統化療為主,但肺鱗癌不算很常見,為更難治的疾病,就是俗稱的「癌王」,除需通過PD-L1大於50,還須無基因突變,且不適合一線治療者,才能獲得免疫合併化療的給付,然癌友的治療是否有健保給付為治療關鍵,由於多數癌友未達條件,在一個月完整療程費用達10-18萬之多時,許多患者花光積蓄,大嘆:要錢還是要命,因此肺長壽協會、台灣年輕病友協會、肺肺揚揚台大雲林肺癌病友會等三大病友團體今(7/28)舉辦記者會,盼政府伸援創新治療。
    
發起肺肺揚揚台大雲林肺癌病友會的台大雲林分院胸腔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崇裕表示,相較於肺腺癌的治療資源豐沛,肺鱗癌不易早篩且第一線創新治療較匱乏,即使政府積極推動公費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期能找到更多的早期肺癌患者及早治療,但LDCT揪出的早期患者絕大多數是肺腺癌,肺鱗癌不易由LDCT被早期發現。

調查發現晚期肺癌癌友中,半數以上扮演家中的經濟支柱,抗癌同時還得維持工作收入,才能撐起家計,其中,9成癌友表達現行治療已直接影響工作和收入,進一步以每月收入減少的金額分析,發現6成癌友月收減少1萬以上,其中每4名癌友當中,就有1人因罹癌失去工作、收入中斷。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分享,此次調查發現,晚期肺癌患者在治療上已明顯對勞動力帶來衝擊,60歲以下的晚期患者中,55%扮演家中的經濟支柱,其中9成表示治療已直接影響工作出勤,且收入降低幅度不低,65%月收至少減1萬,更有高達25%的癌友因此失去工作。他強調:「癌症治療影響的不僅是個人,更可能是家庭、甚至整個社會的勞動力結構!」晚期肺癌病友王先生坦言,傳統化療的副作用讓他苦不堪言,不僅工作因此中斷,甚至長達半個月全身虛弱,幾乎只能臥病在床。

「治療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看是要錢還是要命」

王先生2019年在健康檢查中發現三公分的肺部腫瘤,診斷為肺鱗狀細胞癌(肺鱗癌),手術治療後卻在去年癌症復發,癌細胞轉移至氣管已是晚期,突如其來的打擊讓他墜入谷底,且因沒有腫瘤基因突變,加上PD-L1低表現量、不符合健保給付免疫治療門檻,初期以傳統化療為主,但副作用卻如猛獸般一步步侵蝕著他的體力,「每次化療後,長達半個月的時間吃不下、持續嘔吐,體重最多狂掉10公斤。」他心有餘悸地說:「要是再繼續化療,我大概會因副作用先死掉!」

因此,在與主治醫師討論後,雖然經濟負擔較大,王先生仍決定把退休金拿來自費免疫治療,他吐露心聲:「抗癌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看是要錢還是要命!」歷經第一次免疫治療後,王先生恢復體力,又可以到處走動、恢復正常生活。回想飽受化療副作用折磨的日子,需要家人照顧,他感嘆:「既然肺癌患者這麼多,健保就應該給癌友更多支持,放寬免疫療法的給付,幫助患者不會拖累家人!」

陳崇裕說,根據國際治療指引,針對沒有腫瘤基因突變的晚期肺鱗癌患者,首選治療建議為免疫合併化療,國外研究顯示,其中位數存活期可達30.1個月,相較於傳統化療只有12.7個月,免疫合併化療的存活期約為化療的2.3倍,不過目前的健保給付仍僅限單用免疫治療,盼能盡速趕上國際趨勢,以改善晚期肺鱗癌患者的臨床治療。

肺癌癌友無法選擇腫瘤基因和型別,一旦患者無法使用標靶藥物,若不符合免疫治療的健保給付條件,就只剩傳統化療可用。陳崇裕坦言,並非所有癌友都能撐到前線治療失敗,再來嘗試免疫治療,多數都跟王先生一樣,只能無奈在金錢跟生命之間做選擇。

Alan也強調,癌友亟需健保給付的支持,調查顯示,超過90%的癌友都支持健保跟上國際治療指引,給付免疫合併化療作為無腫瘤基因突變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第一線治療,這是大家共同的願望。

圖說:三大病友團體與王先生共同呼籲晚期肺癌治療跟上國際治療(左至右)癌友王先生、陳崇裕醫師、肺長壽協會理事長Alan、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副理事長劉桓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