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環保署審查通過「高雄捷運小港林園線」計畫 大高雄進一步繁榮發展可期

2022-07-04 12:06 陳順成 記者

 【本報記者陳順成高雄報導】高雄市政府為均衡地方發展,提升捷運服務能量,在歷經長期努力後,捷運小港林園線計畫終獲行政院環保署核准通過,總建設經費約533.11億元,預計今年底動工,目標119年完工通車,為大高雄地區繁榮發展注入可觀動能。

 小港林園線路線始於高雄紅線小港R3地下站隨沿海二路於臺鐵中鋼支線廊道綠帶地下向南延伸,在茂大街前由道路西側匯入道路中間並設置RL1地下車站;路線續接沿海二路往南,於世全路口南側設置RL2地下車站;之後接入沿海三路與規劃中的國道7號共用路廊,以隧道型式保持適當的地下深度於高壓電塔群之慢車道廊帶下方持續沿著沿海三路西側佈設,在跨越與沿海四路之三岔路口後於南星路口前設置RL3地下車站,路線過南星路後接入中門路,在苦嶺溝前道路北側土地設置RL4地下車站後,依序銜接沿海路四段至二段,並在港埔國小前道路南側土地設置RL5地下車站,在幸福公園前往東南方轉向進入林園11號公園內設置RL6地下車站,站後爬升出土接入沿海路一段73巷往東,在道路範圍南側農業區內設置RL7高架車站,止於高值化產業園區前,全長約11.59公里,路線範圍內6座車站為地下型式、1座車站為高架型式,系統採同紅線捷運系統延伸,並共用機廠,建設經費約533.11億元,路線示意圖如下。
 
 高雄市政府捷運工程局指出,小港林園線推動具有五大合理性及必要性:
 一、當地承載經濟發展衍生之污染:小港林園區因應政府推動十大建設其中之石油化學工業,建置林園工業區,帶來國家經濟發展,林園區民卻承受長時間空氣汙染,全年AQI指數幾乎每天都是處於橘色及紅色警戒,藉以彌補當地承載國家經濟發展所造成之環境污染。

 二、重車比例高,有著更高的潛在肇事機率:工業區亦讓小港、林園區主要聯外道路【台17沿線路段(沿海一~三路、中門路、沿海路四段~一段等)】之大型車比例居高不下,相較於一般路段,上揭路段有較高之潛在肇事機率。依據101-109年肇事資料顯示本計畫台17沿線路段平均每年之A1、A2、A3肇事件數分別為1.8、235.6、0.1次/年,合計為237.5次/年;平均每年死亡與受傷人數分別為2.2人及462.9人/年。

 三、大眾運輸服務提供仍有提升空間:主要行駛於小港站與林園市中心區之路線為紅3,日班次數雖有55班(雙向),惟繞駛距離較長,大眾運輸服務水準仍有提升之空間。

 四、高雄市各區均衡發展:高雄縣市於民國99年12月25日正式合併,高雄都會區各區域有其發展定位,小港林園線初步定位為工業發展廊帶,為均衡高雄市各區域發展,應推動小港林園線相關計畫。

 五、延伸高雄都會區南向軸線:高雄都會區南向軸線主要服務小港、林園地區,合計約22萬人,未來活動廊帶更有可能再往南,與屏東串聯,對於高屏都會區發展有其重要性。

 六、以更好的大眾運輸系統服務高雄產業廊帶:計畫區範圍內擁有國家重要產業園區,分別為林園工業區、臨海工業區,年產值合計超過1.52兆,計畫區內預計117年開發完成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園區,將整合油、電、鋼鐵、新材料、綠能等能源資源相關產業,年產值上看700億,提供近萬人就業機會;希冀藉由優質捷運吸引廠商人才進駐新材料園區,啟動鋼鐵石化產業轉型邁向高值化發展契機。

 捷運小港林園線計畫區北邊更有高雄國際機場、高雄軟體科技園區、楠梓加工出口區、橋頭第二科學園區(推動中)、本洲產業園區、高雄科學園區等重要場站與產業園區,亦有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建設計畫,可向北銜接。小港林園線通車營運後,可串聯高雄市區與南北各產業園區,亦可避免通勤交通壅塞與交通安全問題,提供良好的大眾運輸服務。

 捷運小港林園線也有下述六大效益:
 一、延伸捷運紅線之服務範圍,提供小港、林園地區便捷的大眾運輸服務。

 二、藉由舒適安全的軌道系統,鼓勵汽、機車旅次轉移使用大眾運輸工具,降低客貨混流的行車風險,達到節能減碳的目的。

 三、研析適合導入之產業開發計畫,以軌道系統帶領人潮進入活動聚點,提昇小港、林園地區之發展潛力。

 四、以優質捷運吸引廠商人才進駐新材料產業園區,引領三大國家產業園區發展,年產值合計超過1.52兆。

 五、串聯台積電等南部半導體「S廊帶」,啟動鋼鐵石化產業轉型,產業升級邁向高值化發展契機。

 六、高雄都會區南向軸線延伸,串聯南北產業園區與高雄國際機場,並帶動高雄市各區均衡發展,以期用更好的大眾運輸系統串聯高雄產業廊帶。

 「高雄捷運小港林園線」路線圖。〈記者陳順成攝〉

 地方居民踴躍參加「高雄捷運小港林園線」計畫說明會,瞭解計畫內容。

 高雄市政府召開「高雄捷運小港林園線」計畫說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