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老師為東亞第一燈洗去汙名

1959鵝鑾鼻燈塔,念吉成(左)與當時六旬養父念興培,時燈塔底座圓滾滾曾是辦公室及燈塔守家眷居住地。(念吉成提供)

鵝鑾鼻燈塔大哥陳太炎(左),燈塔活字典102歲諸從光主任(右)。(念吉成提供)

念老師說鵝鑾鼻半夜高聳燈塔移動的身影與火光,只是認真負責的老燈塔守的日常。(念吉成提供)

鵝鑾鼻燈塔家族領頭羊前交通部常次祁文中(左),與燈塔家族念吉成老師(右)在燈塔前重逢合影。(念吉成提供)
【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恆春文史老師念吉成為東亞第一燈滌除汙名,昨日念老師說鵝鑾鼻半夜高聳燈塔移動的身影與火光,只是認真負責的老燈塔守的日常,豈是外行的媒體捕風捉影,訛傳鬧鬼等怪力亂神之說。
念吉成細說臺灣南岬的鵝鑾鼻燈塔,早年即擁有「東亞第一燈」的美名,更是日治時期1927年票選「臺灣八景十二勝」之八景首勝,且名聞遐邇。燈塔家族1943年生於廈門的陳太炎大哥,4歲即隨1946年8月,第一批到臺灣島的父親陳火,與其他14位燈塔守叔伯,接收日本戰敗撤出的燈塔但任守燈塔的神聖任務。瑯嶠文史工作者念吉成其養父念興培,則是15位燈塔守中年紀最長、最資深。
前日陳太炎大哥憤憤不平地稱:小學一、二年級,以及小學6年級到恆春初中一年級,曾隨父母弟妹與念伯家眷(瑯嶠文史工作者念吉成養父等)同住鵝鑾鼻燈塔內,並與後旅居美國的燈塔主任周家生,同住今高聳的鵝鑾鼻大燈塔圓滾滾肚子裡。民國40年間,哪裡第一層有辦公室,另分別周主任與陳家眷各一間,燈塔二樓一度兼充陳家眷住居,三樓則是莊讀燈塔守一家人居住。
早年塔燈依賴電池及點煤油的年代,最資深的父親陳火與念伯二人,總要夜深2點左右,雙雙手提風燈,拾旋轉銅梯登上五樓塔頂燈室,辛苦的以手動輪流轉動約有30公斤重的轉盤,始能讓塔頂燈火持續明亮到早晨太陽升起時。近期聽聞某電視台名主播,不明究理,也不請教燈塔家族前輩,卻訛稱:全臺半夜鬧鬼的燈塔,就屬南岬的鵝鑾鼻大燈塔第一。
殊不知半夜高聳燈塔移動的身影與火光,只是認真負責的老燈塔守的日常,豈是捕風捉影訛傳鬧鬼。如此不查文獻,也不負責任,著實讓燈塔家族與熱愛南岬燈塔的前輩們,哭笑不得,也備感生氣,念吉成表示即時反映主管燈塔的交通部航港局,也懇請媒體人,在報導之前,稍用點功,不宜隨意瞎猜、捕風捉影,或任意汙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