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海峽之淚 串起台日友誼

2025-07-07 18:29:18 陳明道 記者

大同高中音樂班師生將井上裕太所原創《海峽之淚》配上鋼琴伴奏,重現二戰期間多國亡靈葬身海峽的歷史傷痕。(念吉成提供)

開展當天安排導覽解說,歡迎學校、文史團體或民眾組團預約參觀,透過策展人念老師深入了解古城的歷史故事,感受其獨特的生命力。(念吉成提供)

《巴士海峽之淚》及續曲《祈願和平之歌》在恆春古城建城150週年紀念活動「恆春古城文化展」中完整呈現。(念吉成提供)

【本報記者陳明道屏東報導】一首海峽之淚歌曲,串起台日民間友誼。昨日恆春文史老師念吉成表示拙作《巴士海峽之淚》,遇上日本學者井上裕太譜寫新曲《海峽之淚》,竟是淚光閃閃、且流露台日二國深深的情義。
    念吉成說日前由屏東縣立大同高中陳冠明校長所領隊的師生32人,音樂老師陳玉書任總監下,赴日本靜岡縣藤枝市青島中學校進行音樂交流,演出由日本學者井上裕太為紀念二戰期間多國亡靈葬身海峽所創作的《海峽之淚》。這首曲子改編自地方文史工作者念吉成2017年發表的《巴士海峽之淚》網路電子書,述說二戰末期台日人民在巴士海峽的一段共同深刻記憶。演出當下,台日學生合唱動人旋律,現場師生無不動容,連譜曲者井上裕太也深受感動。
    領隊的大同高中陳冠明校長表示:這場交流源自音樂教師陳玉書和音樂班學生簡東風同學,共同將井上裕太所原創《海峽之淚》配上鋼琴伴奏,帶領學生以音樂重現這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音樂總監陳玉書表示:井上裕太擁有東京國學院大學博物館學博士學位,結識念吉成,兩人成為忘年之交,頻繁交流文化觀點。2017年念吉成發表電子書,揭露二戰末期台日軍民在巴士海峽因美軍砲火喪生,部分遺體漂至恆春半島,當地居民協助火化及救援的歷史,深深觸動遠在東瀛的日本學者井上,促成這首曲子的誕生。
大同高中音樂班此行不僅以音樂傳遞台日情誼,也讓日本學生認識這段被淡忘的歷史。學生們在異國演出這首充滿情感的曲目,感受到音樂跨越國界的共鳴,許多人眼眶泛紅,內心激動不已。青島中學校的學生也積極參與合唱,台上台下情感交融,成為一次難忘的文化交流。
井上裕太透過影像見證自己創作的曲目被年輕世代演繹,感動表示「這是音樂與歷史最美的交會。」這段音樂故事將延續至7月15日,《巴士海峽之淚》及續曲《祈願和平之歌》在恆春古城建城150週年紀念活動「恆春古城文化展」中完整呈現。展覽由琅嶠文史工作者念吉成老師精心策畫,聚焦恆春古城的建城歷程、歷史人物及珍貴文物,帶領觀眾重溫古城昔日繁榮。
    開展當天安排導覽解說,歡迎學校、文史團體或民眾組團預約參觀,透過策展人念老師深入了解古城的歷史故事,感受其獨特的生命力。念吉成表示:回憶2017年,引領忘年之交井上裕太博士,走訪恆春貓鼻頭海岸暨鵝鑾鼻燈塔與潮音寺時,井上對這段台日共同歷史感到震驚,因日本教育對殖民時期的描述簡略,鮮少提及這段往事。因緣際會,結識在恆春的念老師承蒙贈送《海峽之淚》,不僅是對逝者的紀念,也是對台日人民互助精神的致敬。屏東縣立大同高中音樂班的演出,讓這段歷史透過音樂重生,且喚起更多世人,對和平與友誼的珍惜,太令人感動。